新聞動態
聯系我們
? 公司地址: | 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鳳鳴鄉(進場口100米) |
? 聯系電話: | 0832-2970003 |
? 聯系手機: | 15282166676 |
? 傳 真: | 0832-2970003 |
? 免費電話: | 4000-968-660 |
? 聯系人: | 任先生 |
養殖泥鰍常識
發布時間:08-25
一、池塘的選擇與改造
1.池塘選擇:應選擇水源豐富、水質清新、進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,或利用現有的養魚池塘。每個養殖池塘的面積在1--3畝左右,水深要求在70~80厘米之間,池埂高1~1.2米,頂寬1.5米左右,不滲漏。池塘要設置進排水系統,進水管為直徑80毫米的PVC管,由閥門控制。池塘另一端設排水管,埋在池底下1米處,以形成落差,利于排水。排水管通過套接彎頭連接直徑為160毫米的PVC管,豎立水中,露出水面40~50厘米,上半部分鉆有直徑為3毫米的小孔上百個,當水位高出55~65厘米時,即自動排水,實現控制水位的目的。池塘四周靠邊埋設防逃網,防逃網地下深埋60厘米,地上豎立100厘米,上有網綱,用毛竹支撐。每四個池塘配一口機井,裝有5.5千瓦水泵,每小時供水80立方米以上,實現微流水交換,這樣既保證了高溫季節的降溫需求,又保證池中不缺氧。
2.清塘消毒:飼養泥鰍的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,即能有效地除害滅病,又可改善底質,增加肥力。一般水深在10cm左右,每畝用生石灰50kg加漂白粉15kg溶水全池潑灑。
二、苗種放養
池塘養殖泥鰍,一般每平方米投放鰍種150—200尾,每畝4—6萬尾,鰍種要求規格整齊,不能大小差距太大,以免大鰍吃小鰍。一般要求苗種規格3—5厘米為宜。鰍種下塘時用聚維酮碘浸洗10分鐘,以防細菌病發生。
三、飼養管理
1.施足基肥 泥鰍的食性較雜,水體中的小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及有機碎屑都是它的食物。苗種下塘前要施足基肥(畜、禽類均可)。以繁殖餌料生物。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00斤。
2.飼養方法 人工養殖泥鰍,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飼料,如米糠、豆渣、豆餅、麥麩等。投餌量一般為泥鰍體重的0.5%—3%,當氣溫在20℃—27℃時,泥鰍攝食最旺,可適當加大投餌量,促進生長。投喂方法應定點設置食臺投喂,以提高飼料利用率,投喂時間以傍晚投餌為宜,因泥鰍主要在夜間攝食。
3.水質調節:養殖池水的好壞對泥鰍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。通過施放有機肥,調節水色為黃綠色,透明度為30厘米左右,酸堿度為中性或弱酸性,保持微流水。若水質太瘦,透明度過高,要適當追施肥料。池水溫度保持在25~28℃,當水溫超過高限時馬上加注井水降溫,保持水位在50~60公分。
4.日常管理:主要是加強巡塘,觀察泥鰍的活動情況、水質變化情況、泥鰍吃食情況、設施運轉情況等,并做好記錄。高溫季節保持微流水,每天注入新水,日交換量達10%以上。每天投餌時,觀察有無泥鰍逃到網外,檢查有無因田鼠嚼咬、操作不慎造成防逃網損壞等。經常用地籠在網外捕撈,根據捕撈量的多少,大體判斷漏洞所在位置,以便人工檢查、修復。
四、捕撈方法
泥鰍具有鉆入泥土的特性,捕撈時較其它魚類難度大,通常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:
1.食餌誘捕法 把飼料放在一種特制的竹籠內,將竹籠沿池塘四周放置,引誘泥鰍入籠。采用此方法一般在晚上進行,水溫在25℃—28℃時,誘捕效果最佳。
2.魚網捕撈法 在靠近進水口地方鋪上一條特制的魚網,魚網的長度可依進水口的大小而定,預先將網設置好,再放微流水刺激,泥鰍就會逐漸聚集到進水口附近,觀察到有一定數量時,迅速將網提起,此方法捕獲效果較好。
五、病害預防
泥鰍的疾病應以防為主,只要水質清新,泥鰍一般沒有病害。通過水質調控措施,形成良好的水域環境,泥鰍就會生長旺盛,抵抗力強。要盡量做到不用藥或少用藥,避免有關的藥物殘留,確保泥鰍養殖和水產品質量安全。
1.池塘選擇:應選擇水源豐富、水質清新、進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,或利用現有的養魚池塘。每個養殖池塘的面積在1--3畝左右,水深要求在70~80厘米之間,池埂高1~1.2米,頂寬1.5米左右,不滲漏。池塘要設置進排水系統,進水管為直徑80毫米的PVC管,由閥門控制。池塘另一端設排水管,埋在池底下1米處,以形成落差,利于排水。排水管通過套接彎頭連接直徑為160毫米的PVC管,豎立水中,露出水面40~50厘米,上半部分鉆有直徑為3毫米的小孔上百個,當水位高出55~65厘米時,即自動排水,實現控制水位的目的。池塘四周靠邊埋設防逃網,防逃網地下深埋60厘米,地上豎立100厘米,上有網綱,用毛竹支撐。每四個池塘配一口機井,裝有5.5千瓦水泵,每小時供水80立方米以上,實現微流水交換,這樣既保證了高溫季節的降溫需求,又保證池中不缺氧。
2.清塘消毒:飼養泥鰍的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,即能有效地除害滅病,又可改善底質,增加肥力。一般水深在10cm左右,每畝用生石灰50kg加漂白粉15kg溶水全池潑灑。
二、苗種放養
池塘養殖泥鰍,一般每平方米投放鰍種150—200尾,每畝4—6萬尾,鰍種要求規格整齊,不能大小差距太大,以免大鰍吃小鰍。一般要求苗種規格3—5厘米為宜。鰍種下塘時用聚維酮碘浸洗10分鐘,以防細菌病發生。
三、飼養管理
1.施足基肥 泥鰍的食性較雜,水體中的小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及有機碎屑都是它的食物。苗種下塘前要施足基肥(畜、禽類均可)。以繁殖餌料生物。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00斤。
2.飼養方法 人工養殖泥鰍,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飼料,如米糠、豆渣、豆餅、麥麩等。投餌量一般為泥鰍體重的0.5%—3%,當氣溫在20℃—27℃時,泥鰍攝食最旺,可適當加大投餌量,促進生長。投喂方法應定點設置食臺投喂,以提高飼料利用率,投喂時間以傍晚投餌為宜,因泥鰍主要在夜間攝食。
3.水質調節:養殖池水的好壞對泥鰍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。通過施放有機肥,調節水色為黃綠色,透明度為30厘米左右,酸堿度為中性或弱酸性,保持微流水。若水質太瘦,透明度過高,要適當追施肥料。池水溫度保持在25~28℃,當水溫超過高限時馬上加注井水降溫,保持水位在50~60公分。
4.日常管理:主要是加強巡塘,觀察泥鰍的活動情況、水質變化情況、泥鰍吃食情況、設施運轉情況等,并做好記錄。高溫季節保持微流水,每天注入新水,日交換量達10%以上。每天投餌時,觀察有無泥鰍逃到網外,檢查有無因田鼠嚼咬、操作不慎造成防逃網損壞等。經常用地籠在網外捕撈,根據捕撈量的多少,大體判斷漏洞所在位置,以便人工檢查、修復。
四、捕撈方法
泥鰍具有鉆入泥土的特性,捕撈時較其它魚類難度大,通常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:
1.食餌誘捕法 把飼料放在一種特制的竹籠內,將竹籠沿池塘四周放置,引誘泥鰍入籠。采用此方法一般在晚上進行,水溫在25℃—28℃時,誘捕效果最佳。
2.魚網捕撈法 在靠近進水口地方鋪上一條特制的魚網,魚網的長度可依進水口的大小而定,預先將網設置好,再放微流水刺激,泥鰍就會逐漸聚集到進水口附近,觀察到有一定數量時,迅速將網提起,此方法捕獲效果較好。
五、病害預防
泥鰍的疾病應以防為主,只要水質清新,泥鰍一般沒有病害。通過水質調控措施,形成良好的水域環境,泥鰍就會生長旺盛,抵抗力強。要盡量做到不用藥或少用藥,避免有關的藥物殘留,確保泥鰍養殖和水產品質量安全。
池塘泥鰍健康養殖技術成本低,見效快、回收高、適合廣大農民朋友發展養殖的一條致富道路。
上一篇:泥鰍養殖之繁殖問答 下一篇:泥鰍常見病有哪些及治療